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市场供需体量不断增大,从国内外低代码市场规模来看,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低代码全球市场规模就达到84亿美元,到2021年有望突破百亿美元,其中2020年中国低代码的市场规模就达到19亿元,占比23%,可见中国市场作为重要的增量市场将是一片红海,未来五年市场仍将有很大发展空间。
企业最终的目的是盈利,低代码作为刚刚起步不久的服务,并不是适合所有企业。它有优点,也有缺点。放在不同的公司里,它的价值也有高有低。究竟该不该拥抱低代码服务呢?没有一个死答案,先审视企业自身的状况,然后决定才是正途。
(1)不纠结于技术的企业并不代表不重视技术,企业发展是个上扬曲线,每阶段都该做每阶段的事情。企业在早期发展阶段的目的不是研发复杂的功能、支撑庞大的流量;而是以快速或不断的试错,反复验证用户需求为目标。就像PHP语言对比安全系数更高的JAVA,其显著的优势在于有大量的开放源码的系统可供使用,在此基础上,只需对其进行一些修改,即可迅速上线,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应用于软件系统开发。
也就说,如果创业公司所开发的产品技术要求并没有特别高,尝试低代码平台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若创业公司所做的事情很“高大上”,以目前低代码平台的沉淀,还是无法满足过高需求的。

(2)低代码的存在对于IT服务外包也是件好事,企业将其整个项目或部分工作委托软件外包公司开发,软件外包公司安排人员进行开发,项目完成后交付给企业,获得收益后又将面临项目自定义重复开发、人力资源分散或闲置等成本问题。
若全程采用低代码开发模式,一方面通过配置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减少企业应用开发的人力、时间成本,使自定义开发时间成倍减少,从而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
要认清低代码的定位是工具,企业转型的核心是内部问题的解决。企业的需求会随着需要而创新扩容,不断变化带来地不确定性,使最优秀的架构师所构建的底层结构,往往也不足以支撑让技术团队跟着一起“拍脑袋”,最终只会导致系统越来越臃肿,背负大量的技术债无奈前进。这本身和使不使用低代码服务没有必然关系,而是顶层设计的问题,也充分体现了公司业务战略对于数字化发展没有自主思维能力。

(3)此外,数据驱动业务取代业务经验主义,也需要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理解企业发展中所需要的数据分析能力,实现优化,而不仅依赖组建一支具备大厂工作经验的技术团队,解决表层需求问题,恰恰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改造或者赋能帮助企业做数据决策。所以说,低代码服务并不会降低应用本身技术含量,它只是个工具,用得好才是关键。
诚然,没有一种软件系统是完美的,就现在也有不少企业采购SAAS,当初做决策是非常纠结,最后为了自建团队又不得不选择放弃,在反反复复中浪费了很多的资金。尝试和稳健永远存在矛盾,但不意味着低代码的存在是可以被低估。
只不过,软件服务业内离不开急于商业变现的老毛病,总有一批借助于概念进入市场的服务商,它们重于宣传,而忘了软件服务的本质是技术积淀、基建、生态建设等重要内涵。创业者开发应用时要不要用低代码服务呢?还得好好考虑企业遇到问题的本质,不神话不排斥,让其为己所用才是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