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更多是企业在解决个性化的问题,倒不是在解决通用软件的问题。通用软件满足了企业60%-70%的需求,还有30%的需求可能就是企业的人用新的工具快速建起来的。
不同的组织,其使用模式、使用场景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在普通商业企业,客户就是客户,在医疗行业,没有客户的概念,而是患者的概念。否则让医生老看见客户这两个字,别扭。
医疗行业软件挂号、分诊、看病、领药,这些业务处理软件,是典型的行业软件。这些业务和功能,出了医疗行业,没有。但这些功能,不应该成为ERP医疗行业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是ERP行业解决方案+医疗行业业务软件,做成集成解决方案。

对于初创型公司或者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相当于从0到1的阶段,这些公司的需求也非常个性化。企业发展不会非常快,但业务变化比较快,他们需要一个灵活的工具能够去适应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
对于中型公司和中大型公司,已经拥有业务系统,比如客户管理系统或ERP系统,但这些核心业务系统并不能够覆盖所有业务需求,传统的覆盖方式是二次开发,或是找厂家做定制。这对于企业来说,负担成本较高,使用低代码产品可以弥补个性化产品的不足。一句话:低代码产品和标准化产品共同满足企业的核心业务需求。
对于中大型客户,一个组织达到1000人,2000人,已经拥有大量核心业务系统,也拥有专业的信息化团队,但依然存在大量临时性边缘的业务需求,对于这些边缘业务需求,低代码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通过直观的图形化用户接口,使用拖拽组件和模型逻辑来创建企业级应用,速度比传统开发快10倍以上。其云原生微服务架构为各种规模和领域的数字化项目提供前所未有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炒作永远不会消失,但进步永远不会停止!”低代码从诞生到现在,质疑与赞扬从来不缺乏,进步也是持续中,更多是聚焦解决企业个性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