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当玩具到升级当工具,低代码能否逆袭成功?

不用写代码就能开发出应用,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应用开发领域终极幻想。

这个梦在1982年叫James Martin就曾做过,还写了一本书《没有程序员参与的应用开发》梦想还是有的,终于在2014年出现被注意到产业分析公司Forrester Research首先提出了Low-Code(低代码)的概念,之后,低代码的概念以燎原之势迅速蔓延。但低代码和无代码平台的接受度却很低,被认为是“玩具”,因此30年来虽然不乏先行者,但低代码和无代码仍然没有被主流市场认可。

云原生技术的兴起,美国的低代码和无代码平台在云原生技术兴起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Salesforce的Force.com为代表的aPaaS逐渐被市场认可,成为了企业服务市场的重要分支,跨越了“玩具”到“工具”的鸿沟,并成为很多新一代SaaS平台的必要地基。

“玩具”到“工具”,这是历史的转折点。要知道早期汽车也只是富人的玩具,还是马车主宰了马路。今天各种“拖拉拽”的儿童编程平台,也是一个面向小朋友的玩具,但时代在悄然发生变化,汽车逐步替代马车的进程在悄然发生。

仔细去看硅谷这个领域的领头羊,可以发现模型化低代码平台变得能力越来越强,适用场景也越来越广,并且已经具备了服务企业复杂化业务的能力。加上疫情对全球敏捷信息化的庞大需求,低代码终于在去年迎来大规模爆发,并逐渐向主流趋势靠近。

 

2020年,日本的汽车工业基本全部低代码化了,这是在一年之内发生的。考虑到日本企业的文化,这是一个疯狂的渗透速度,而且几乎所有的低代码巨头都云集在日本市场,开始和日本本土的才望子公司(Kintone)竞争,并在核心客户上几乎是碾压式的胜利

美国、日本市场的发展再次证明了这个方向是没问题的,日本没有特别厉害的消费互联网巨头和云巨头,所以在本土大平台没有优势的情况下,这个赛道的核心技术就很关键,技术能力、产品能力是最后的分水岭,否则与美国的技术产品公司交锋,基本上就是被“吊打”。 

回到国内市场,国内的创业公司其实有个巨大的天然优势,就是庞大的市场体量。虽然软件的市场和美国比起来非常小,但国家经济体量巨大,而且未来成长性非常好。


上一篇:低代码平台与ERP如何和平共处,集成或许最佳
下一篇:低代码平台未来发展现状如何?

7 X 12客服支持

30天全程跟踪服务

一年免费维护

业务咨询

400-8752-990

售后热线

020-84387747

关注我们

星城软件

尚微校

Copyright 2014-2019 广东星城科技有限公司 Guangdong StarCity Technology Co., Ltd

粤ICP备11048493    服务电话:400-8752-990    版本:3.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