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客户和业界人士探讨“更高效率的软件开发方式”时,我发现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低代码”和“无代码”之间的区别。低代码和无代码开发平台都提供了无需编写代码即可开发软件应用程序的能力,而且厂商都在突出“高生产率”这一卖点来争夺市场,甚至有无代码厂商宣称“无代码”是“低代码”的进化版。事实真的如此吗?
相信当您充分了解这两种技术后,就会发现无代码和低代码对于使用者来说是完全不同的技术方案。无代码专注于简单场景,而低代码则凭借扩展性和集成能力的优势,能够承载企业级核心业务。我认为弄清楚这个两个概念,并理解两个概念中每个概念的真正含义及应用场景,对寻求提升软件开发效率的软件公司或企业IT部门来说至关重要。
看起来很相似
就像我在文章开头里提到的,低代码和无代码开发平台都提供了无需编写代码即可开发软件应用程序的方法,这点让两者看起来很相似。
面对绝大多数应用场景,两者都不需要开发人员掌握传统编程语言的任何知识,而是直接提供了可视化的开发方法。开发者从屏幕上选择所需的功能组件,并将其拖拽到可视化流程里的方式完成应用开发。这种可视化方法大幅拉低了软件开发的技术门槛,让普通IT人员,甚至业务人员都可以成为开发者,直接开发并交付应用程序。这就是他们之间的相同之处。
可以举个例子来看看。例如某集团公司客户说我们需要一个论坛、可以发帖子供很多人讨论。

定制开发的思路
1、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开发一个论坛;
2、部署一个开源的论坛系统,但还要考虑跟现有系统的各种集成,比如单点、数据统计、提醒等;
由于平台中暂时还没有论坛模块,那能跟客户说我们不支持吗?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这时就需要挖掘客户到底想要什么?经沟通后发现,客户的目的就是想要有一个针对某个话题供讨论的地方,形式不一定是论坛,只是一想到根据主题讨论很容易就想到了论坛。
低代码或零代码平台实现思路
1、创建一个带流程的功能模块;
2、流程控制永不结束,在两个节点直接来回流转,可以任意选择审批人(需要参与讨论的人);
3、接收人可以填写审批意见(主题的回复)后提交,而且流程天然有消息提醒,提交后,相关人员会收到邮件或企业微信消息提醒。
当把示例做好跟客户演示后,客户对实现效果很认同,觉得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低代码或零代码平台可以理解为一种面向业务的语言,最终帮助客户来实现业务价值,也能够当成是一个聊天沟通的工具,和客户统一语言。在最终落地实现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到客户背后最真实的想法,然后结合零代码平台的功能,给出最佳实践。

零代码与低代码实际上有很大不同
虽然低代码和无代码都是在可视化的开发应用系统,但是在系统规模和应用行业上有根本的区别。
对于只希望解决简单功能的业务的用户而言,无代码应用程序开发平台可能非常有用。无代码平台是简单的工具,非常适合构建针对特定场景的小型应用程序,如问卷调查等。如果这能够满足您的需求的话,那也不错。
但是大多数无代码工具的问题在于,您在其上开发的应用程序经常无法很好地扩展,并且集成能力非常有限。那是因为相比于低代码,无代码平台为了降低复杂度,没有考虑更广泛的企业体系结构,并且大多数无代码平台上可使用的集成工具往往很有限。因为无代码的这些局限,在您将应用要扩展到企业级,甚至承担企业核心业务场景时,很可能会遭遇下列挑战:
l 系统架构:由于开发者对企业应用的体系结构缺乏经验,随意追加应用程序会让企业IT体系结构的风险增加。更麻烦的是,大多数无代码平台都需要部署到公共云,不能灵活地部署到私有云或本地,这对于很多企业场景,尤其是中大型企业的核心业务场景来说,是很难被接受的。
l 可扩展性:因为无代码平台倾向于运营效率,所以它们不具备关注用户体验的能力,并且无法连接到已有系统,还有不支持同第三方系统或本地系统集成的问题。
l 统筹:由于使用无代码工具构建的应用程序具有独立性。如何将该应用生成的数据与其他系统的数据汇总到一起,就成为了一个普遍的挑战。这种现象被称为“数据孤岛”,是企业信息化中最难解决的顽症之一。
相比之下,低代码平台则可以很好帮你解决这些问题。低代码平台往往可以同主流技术保持同步,它们提供灵活的体系结构,支持外部数据库,提供开放的API扩展平台等技术能力。正是这些特性,让低代码完全具备支撑企业核心业务的能力,同时还能与企业其他系统(如ERP、MES等)深度集成。此外,以星城顿表为代表的部分低代码开发平台的部署方式更加灵活,同时云端和本地部署,特别适合国内企业对于“系统可控性”的要求。
确定哪种工具适合您的业务
无须讳言,无论您决定采用哪种平台企业都要面临挑战。无代码开发平台被业界认为过于简单以致无法支持复杂的应用场景;对于非专业开发人员而言低代码开发平台则过于复杂。
如果您选择了“无代码”,您的业务人员确实具备了开发应用的能力,但功能需求超出了业务开发人员的能力,或者扩展性、部署方式等非功能需求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您要怎么办?多数情况下,企业决策者不能接受你只满足了他99%的需求,他们需要你100%的完成这个项目,此时您恐怕只能再找一个外包公司从头再来了。